60-70(9/28)
设备,一只羊也是赶,两只也是放,反正学校的那些设备都是用于教学、科研和实践,让这些小学生来学习一下也算是物尽其用了。最好是能让这群祖国的花朵萌生种田的兴趣,将来能投身于他们农学院的怀抱是最好的啦!
总之众人分批次赶在集合的时间到了大学门口。
一群小萝卜头们在老师的安排下乖乖站在一起,几乎个个头顶遮阳帽,嫩生生的,就跟春日里刚萌发出的笋子似的。
这样活力天真的模样吸引了不少大学生的目光,进进出出都有人向他们行注目礼——真不知道这些小孩在大太阳下怎么也那样有精力!
保安都喊那些孩子们往门口遮阳的地方站,他们嘻嘻哈哈,蹦蹦跳跳地跑到阴影底下。
宛若丧尸一般,周末连寝室床都懒得下的大学生可跟这些小豆丁完全不一样!
也不知道他们的精力是被谁吸走了!
第64章 第六十四章 参观农业大棚
老师在校门口点名, 确定人到齐了才带着他们一行人进入学校,并且跟大家说要时刻紧跟大部队,不要到处乱跑。
她还用了激将法:“你们也不想让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觉得自己没有礼貌吧!”
总之这位老师三言两语就哄得小屁孩们乖乖听话了。
众人仔细一琢磨, 也觉出了女子担任老师的好处——
女子比之男子更有耐心,且心思更为细腻, 说话温声和气, 更能照顾好小孩子。
学问一道更不用说了,听闻当老师的也要学个十几年,经历层层考验才能拿得下这职位, 难不成还应付不了几岁的小孩吗?
天幕上,元宁歪着脑袋跟关飞渡说话:“飞渡哥哥, 这就是大学吗?”
他觉着这里好大,就像是迷宫似的,一栋又一栋的教学楼林立在眼前。偏偏这些楼房还长得都相差不大, 总觉得进了楼中也会迷路。
操场的面积也让人不容小觑,光是那一圈长长的跑道就让人咋舌。
站在高台上面眺望操场, 恐怕要站万人才能站得满。
关飞渡说:“对, 再过十年我也会去上大学。平时我们都是走读,不过大学就要住校了。”
“为什么?”元宁追问。
关飞渡就解释说:“很多时候大家不一定会想在本地读大学,比如说首都的学校更好, 大家就报考首都的学校。在外地没有房子, 自然就会住校了。不过有钱的话可以在外面租房子住。”
这样一解释就通俗得多, 跟那些特地去外地寻大儒求学的情况差不多嘛。
大盛朝人的视线追随着元宁他们, 也见识到了这所学校里的各种风景。
之前他们只不过是在薛兰鹤演的那部电影里对大学有过惊鸿一瞥, 但没能怎么细看,如今一瞧,当真是让人不由自主地惊叹——
[不愧是供学子求学的学堂, 风景优美,学风浓厚。]
[一砖一瓦建起不凡的楼宇,窗明几净,敞亮美观,那个世界的国家为了百姓在教育上的投资可真不少。]
[听这些孩童口中说了许多个大学,由此可见,这个国家的资金还真是雄厚!]
[那儿的学子可真幸福,求学不用受那日晒雨淋,处处都有人为他们保驾护航。设备一应俱全,旁人求都求不来。]
尤其是当那位老师同他们介绍这所大学时,大盛朝人更是听得如痴如醉。
若是想要学体育,不说那个大操场,还有专门的搭建的体育场所,各种篮球足球等体育器材也样样不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