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0-120(16/28)
有好些女娃,她在魏相治下,定会活得很好的。”魏倩拍了拍她肩膀,“那挺好的,未来会更好的。”
“嗯!”
历史上汉惠帝六年诏令,【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,五算】
算是汉代人头税单位,1算等于120钱,五算是每年600钱,直至出嫁或满30岁。
古代逼婚到三十也是不催了,不罚了,就这么着吧。
那个时候是因为天下只有一千多万人口,吕后才这么干,逼得民众早婚。
但如今可不是,如今的人口总量还有两千多万人,没到那种需要逼婚的地步。
日子好了小孩就多了,所以这个政令并不需要出,十五实在太小,正是读书学手艺的时候。
大部分女人还是选择嫁人,此时对女性的财产保障都不错,法律都不错,女子干着农活吃着无污染的农作物,身体还行,不脆,农家壮妇居多。
她们需要自己的孩子,需要一个强壮的劳动力养活孩子,需要人来保护自己的安全,不被欺负,这是这个时代结婚的意义,嫁汉嫁汉,穿衣吃饭,仅此而已。
爱情是很虚幻的词,是贵族男女才有资格去追求的东西。
毕竟这时代平民活到四十就算长寿了,战乱,疾病,野兽,对于汉初的人来说,都是灭顶之灾。
陆微之拿着她的图纸与剧本走了,魏倩觉得如今很多行业,手工业,官吏,都有了女子的身影,但有个最重要的地方没有,那就是军队。
这才是最重要的地方,枪杆子里出政权,不去战场,不保家卫国,怎么守住相对平等的权利呢?
如今能看戏的多是男子,用赵氏孤儿开场,先将剧院火起来,以后在里头男女主剧本各一半,就没人说什么,女子剧本现在有花木兰,将来也可以有穆桂英挂帅。
在绝对男权的时代,都有很多女将军,更别说风气开放后,她夹带私货女子个个拿战场大女主剧本,那么自然就有很多女子有样学样,在她们自己努力下挤进去,她顺势而为,可比强行组女子军好。
文娱也是天下喉舌关键的一环,报纸不能夹带私货,但娱乐可以,不服他自己开剧院啊,又没拦着。
晨光透过殿门斜照进来,魏倩坦然坐于权臣的位子,手中一折以新隶书誊写的奏章。
她起身向前踱了一步,声音清朗。“太后陛下,臣有本奏。”
此时吕后垂帘听政,臣子标准喊法是“太后陛下”,不能分开喊,唤太后显得不恭敬,唤陛下不合适,于是就凑一起。
过些日子吕后临朝称制,自称也会从孤,变成朕。
吕雉高坐于帘后,目光微垂,“魏相请讲。”
“臣请以‘隶书’为天下文书正体,逐步取代小篆。”
此言一出,满殿哗然。
吕雉看着魏倩,“魏相,小篆乃始皇帝所定,天下书同文,沿用至今,为何要改?”
魏倩不慌不忙,展开手中奏折,“请太后陛下细看。”
她将两份文书并排递与内侍,由内侍递与吕后,一份是小篆,工整却繁复;另一份是隶书,方正简洁。
“小篆虽典雅,但书写耗时,地方官吏常因誊写延误政务。而隶书——”她指尖轻点笏板。“笔画简省,易学易写,即便乡野小吏,半月可通。”
“民间讼状、田契、药方,因篆书难写,多口耳相传,以致讹误纷争。若用隶书,稚童老妪皆可提笔而记——此乃便民之策!”
她话刚落,太常卿冷笑,“魏相,文字贵在庄重,岂能因‘易写’而废礼法?